腊八节的起源
文章来源:黄历网(www.huangli5.com) 更新日期:2017-09-24
腊八节的起源有不少说法,其中最常见的一个版本:
古代十二月祭祀“众神”叫腊,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。据史籍记载,腊八是儒、佛两家的节日。据《礼记》记载,天子有八位 大腊神,从伊耆氏开始实行腊祭。腊的本意是索求,一年十二个月,岁终聚合各种物品来祭祀腊神。腊祭的主要对象是祭祀最先种植谷物的啬神和主管谷物的司啬, 以此报答他们对谷物丰收的庇护。腊八节又称腊日祭、腊八祭、王侯腊或佛成道日,是原来古代欢庆丰收、感谢祖先和神灵的祭祀仪式,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,人们 还要逐疫。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(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)。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。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,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 留存。后演化成纪念佛祖释伽牟尼成道的宗教节日。夏代称腊日为“嘉平”,商代为“清祀”,周代为“大蜡”;因在十二月举行,故称该月为腊月,称腊祭这一天 为腊日。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,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。
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由来也有很多种说法,其中流传较广的是,佛祖释迦牟尼于腊月初八在菩提树下顿悟成佛,由于平素他广 做善事、备受尊敬,当地村民都把自家仅存的食物做为礼物,依依不舍地前往送行。大家送来的有大米、小米、大麦、小麦、糯米、红米、绿豆、红豆、花生、大 枣、核桃、莲子、桂花、高粱、栗子等等。这种情形令释迦牟尼非常感动,他吩咐把所有的食物都汇总起来,煮了一锅热气腾腾的粥,让全村老少共享。由此,腊月 初八喝八种粮食合煮的粥,且取其美名“八宝粥”,便传承开来,渐成习俗,此风在我国北方尤盛。近年来,嵩山少林寺依然保留了为大众施粥的传统修为。到寺院 食粥,也成了游客们绕有兴致的观光内容。
上一篇:属猪人2014年运势 下一篇:1948年属鼠的人2014年运程